新游戏对硬件的要求逐年提高,但并非每个人都能随时更换显卡或整机。如果你暂时无法升级设备,仍有一些方法可以有效缩小当前配置与游戏需求之间的差距。
通过合理的设置调整和技术手段,你可以在不花钱或仅花少量成本的前提下,显著改善帧率表现和运行稳定性。以下是几种经过验证且适用于大多数用户的优化策略。
1. 超频GPU:榨取显卡剩余性能
随着使用时间增长,旧显卡可能难以维持60 FPS以上的流畅体验。虽然降低画质是最直接的方式,但如果你希望保留较高视觉质量,GPU超频是一个值得尝试的选择。
使用工具如 MSI Afterburner(英伟达/AMD通用) 或 AMD Adrenalin 软件,你可以手动提升显卡的核心频率和电压,在安全范围内获取额外性能。
- ✅ 好处:无需更换硬件即可获得5%~15%的帧率提升。
- ⚠️ 注意事项:
- 不要盲目套用他人的超频参数;
- 逐步增加频率并进行压力测试(可用FurMark或游戏实测);
- 显卡自带保护机制,一般不会因小幅超频损坏硬件。
一旦找到稳定设置,就能让老显卡多撑一段时间。对于预算有限的玩家,这是性价比极高的临时解决方案。
2. 使用 Lossless Scaling 实现帧生成
近年来,AI帧生成技术被集成到高端显卡中(如英伟达 DLSS Frame Generation),但它也已通过第三方工具向更多用户开放。
Steam 上有一款名为 Lossless Scaling(小黄鸭) 的工具,可在任何游戏中插入中间帧,从而人为提高FPS。它支持几乎所有DX9及以上游戏,即使原生不支持帧生成也能启用。
- 🎮 适用场景:非竞技类、节奏较慢的游戏(如RPG、探索类)
- ❌ 不推荐用于:快节奏射击、格斗等对输入延迟敏感的游戏
- 💡 提示:开启后若画面出现轻微拖影或延迟感,可根据实际体验决定是否关闭
虽然这不是“真实”的性能提升,但在低帧率环境下能明显改善流畅度,且投入成本极低。
3. 启用 Resizable BAR / SAM 技术**
Resizable BAR(英伟达) 和 Smart Access Memory(AMD) 是基于PCIe的一项功能,允许CPU一次性访问整个GPU显存,而非传统的256MB分块访问。
正确启用后,部分游戏可获得 5%~15% 的帧率提升,尤其在高分辨率或CPU瓶颈场景下效果更明显。
📌 支持条件:
- 显卡:英伟达 RTX 30系列及以上,或 AMD RX 6000系列及以上
- 主板:支持Resizable BAR/SAM,并在BIOS中开启
- CPU:英特尔第10代+/AMD Zen 2+架构
- 系统:UEFI模式启动,Windows 10/11
✅ 操作方式:
进入主板BIOS → 开启“Above 4G Decoding”和“Resizable BAR”选项 → 保存重启 → 在驱动程序中确认已启用。
该功能无需额外花费,只需几分钟设置,值得检查是否可用。
4. 优化游戏图形设置,平衡画质与性能**
很多玩家默认追求“最高画质”,但实际上某些特效对帧率影响极大,却对整体视觉提升有限。
以《赛博朋克2077》为例:
- 关闭光线追踪:+30% FPS
- 将阴影质量从“极高”降至“高”:+8%
- 降低环境光遮蔽等级:+5%
📌 建议操作:
- 进入游戏设置,逐项关闭高开销功能:
- 光线追踪(RT)
- 高精度阴影
- 长距离地形细节
- 动态模糊(多数人感知不强)
- 优先保留纹理质量和模型精度,这些最影响观感
- 使用内置基准测试工具对比不同设置下的FPS变化
很多游戏在“高”而非“超高”设置下依然具备出色画面表现。合理取舍,既能享受视觉品质,又能保持流畅运行。
5. 对CPU降压(Undervolting),减少过热降频
很多人知道超频能提升性能,但较少人了解——适当降低CPU电压反而有助于维持高性能运行。
现代CPU出厂时通常采用保守电压策略,确保所有芯片都能稳定工作。但这会导致多余功耗和发热,进而引发温度过高后的自动降频(throttling)。
通过降压(Undervolting),你可以减少供电电压,在不影响稳定性的同时降低温度,使CPU更长时间运行在睿频状态。
🔧 操作工具(依平台而定):
- 英特尔平台:ThrottleStop、Intel XTU
- AMD 平台:Ryzen Master(注意:部分新型号不再支持)
📌 步骤简述:
- 使用工具逐步下调CPU电压(如-50mV ~ -100mV)
- 运行Prime95或游戏进行稳定性测试
- 若无蓝屏或崩溃,则继续微调;否则恢复原值
成功降压后,在长时间游戏中会感受到更稳定的帧数表现,尤其在笔记本或散热一般的台式机上效果显著。
6. 回头玩积压游戏,暂缓追逐新品
面对每年层出不穷的大作,很多玩家积累了大量未完成的游戏(即“游戏库积压”)。与其不断追求最新作品带来的硬件压力,不如回头体验那些已经拥有但一直搁置的作品。
三年前的3A大作,在如今的中低端配置上往往能以较高画质流畅运行。例如:
- 《巫师3:狂猎》次世代版
- 《荒野大镖客2》(中高画质)
- 《艾尔登法环》(锁60帧下可接受)
这些游戏不仅内容丰富,而且经过多次更新优化,体验成熟。与其为一款刚发售、优化不佳的新游戏挣扎于低帧率,不如先完成已有收藏。
📌 建议:制定一个“补票计划”,每月挑选1~2款积压游戏通关,既能节省开支,也能重新发现被忽略的好作品。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