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勋确认:N1 SoC 与 GB10 Superchip 共用同一芯片

| 分类: 硬件情报 | 热度: 1 ℃

在昨日英伟达与英特尔宣布历史性合作之际,CEO 黄仁勋(Jensen Huang)透露了一项关于公司自研 ARM 架构处理器的重要信息:传闻已久的 N1 SoC,并非全新设计,而是与已发布的 GB10 Superchip 基于相同的硅片(die)

这一表态首次从官方层面澄清了长期存在的猜测——N1 并非独立新品,而是 GB10 芯片面向不同市场的衍生版本。

核心事实:GB10 与 N1 是“同根同源”

黄仁勋在活动期间明确表示:

“我们还有一款名为 N1 的新 ARM 产品。该处理器将用于 DGX Spark 及多个类似形态的产品版本。”

这句话传递出两个关键信息:

  1. N1 和 GB10 使用相同的核心芯片
  2. 两者定位不同,分别面向客户端设备和专业系统

这意味着,尽管命名不同、应用场景各异,但支撑它们的底层 SoC 实际上是同一颗芯片的差异化封装或配置。

黄仁勋确认:N1 SoC 与 GB10 Superchip 共用同一芯片

背景回顾:从 Project DIGITS 到 GB10

N1 SoC 的传闻最早可追溯至 2025 年 CES 上公布的 Project DIGITS,当时英伟达宣布与联发科合作开发高性能 AI 计算平台。该项目最终落地为 GB10 Superchip,成为 DGX Spark 系列的核心计算单元。

GB10 的主要规格包括:

  • 20核 ARM CPU:基于英伟达 Grace 架构,由两组集群组成,专为高并发任务优化;
  • Blackwell 架构 GPU:集成 6,144 个 CUDA 核心,性能接近桌面级 RTX 5070;
  • 操作系统:运行定制化 Linux 版本 DGX OS,专注于本地 AI 推理、边缘计算与数据中心工作负载。

该芯片已被多家合作伙伴采用,用于构建工作站级 AI PC 和嵌入式系统。

N1 的角色:通往主流市场的跳板

虽然 GB10 面向专业用户,但 N1 的目标更广泛——它被认为是英伟达将自家 CPU 技术推向消费级市场的关键一步。

根据此前泄露的 Geekbench 数据(代号 N1X),其 CPU 架构与 GB10 完全一致,且已在 Windows 环境下完成测试。这强烈暗示 N1 将支持 Windows on ARM,可能用于未来搭载 Blackwell GPU 的 AI PC 或笔记本电脑。

简而言之:

  • GB10 = 专业版:Linux + DGX 生态,主打本地大模型部署;
  • N1 = 消费/通用版:潜在支持 Windows,面向开发者、创作者及企业终端设备;

黄仁勋提到的“许多其他类似产品版本”,进一步表明英伟达正围绕这颗统一芯片打造一个跨形态的产品矩阵。

为何此时强调 N1?

此次澄清发生在英伟达与英特尔宣布联合开发 x86+GPU 解决方案的背景下,外界难免产生疑问:英伟达是否会放缓 ARM 自研路线?

答案是否定的。黄仁勋特别强调:“这不会影响我们的 ARM 路线图。”
这说明,即便与英特尔深化合作,英伟达仍坚持双轨并行战略:

  • 与英特尔共建 x86+GPU 生态(如传闻中的“x86 RTX SoC”)
  • 继续推进自有 Grace 架构 ARM 处理器布局

两条路径互不冲突,分别服务于不同市场。

当前状态与未来展望

截至目前,N1 尚未正式发布,也没有确切上市时间表。但以下几点已基本确认:

  • 芯片物理层面与 GB10 相同;
  • 已在 Windows 系统中进行测试;
  • 支持 Blackwell GPU 架构与大规模 AI 加速;
  • 最终是否开放零售、以何种形式推出仍未知。

考虑到 DGX Spark 已开始交付,GB10 的成熟度较高,N1 的推出只是时间问题。一旦登陆消费市场,它有望成为首款真正融合高性能 ARM CPU 与顶级 AI GPU 的桌面级 SoC。

声明: 猎游人 每天为你带来最新的游戏和硬件打折情报,帮你精心挑选值得玩的游戏,让您的钱花的更值!本站信息大部分来自于网友爆料,如果您发现了优质的游戏或好的价格,不妨爆料给我们吧(谢绝任何商业爆料)!

0条评论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姓名 (必填)
邮箱 (必填)
网站

暂时木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