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近日发布了 XeSS 2.1 SDK,标志着其超分辨率与帧生成技术进入新阶段。此次更新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XeSS-FG(Xe Super Sampling Frame Generation)正式向非英特尔显卡开放。
这意味着,AMD RDNA 2(RX 6000 系列)及以上、NVIDIA Ampere(RTX 30 系列)及以上的 GPU 用户,只要游戏支持 XeSS 2.1,即可启用帧生成功能——即便它们并非原生支持。
这是一次罕见的跨平台技术开放,也表明英特尔正试图将 XeSS 打造成一个真正通用的 AI 升采样标准。
XeSS 的兼容性被严重低估
长期以来,XeSS 被误认为是“仅限英特尔显卡”的技术。事实并非如此。
XeSS 的核心依赖是 DP4a 计算指令,这是一种在现代 GPU 中广泛支持的低精度计算指令。因此,XeSS 自推出之初就具备跨平台能力:
- AMD:RDNA 2 及更新架构(RX 6000/7000 系列)完全支持;
- NVIDIA:Ampere 及更新架构(RTX 30/40 系列)均可运行;
- Intel:Arc 系列原生支持,性能最优。
然而,尽管超分辨率功能早已跨平台可用,帧生成(Frame Generation)此前仅限于英特尔 Arc 显卡,限制了其在更广泛用户群中的吸引力。
XeSS 2.1:帧生成走向开放
随着 XeSS 2.1 SDK 的发布,英特尔终于将帧生成能力开放给所有支持 DP4a 的 GPU。
主要更新内容:
- 跨平台帧生成:AMD 与 NVIDIA 显卡可在支持 XeSS 2.1 的游戏中启用 XeSS-FG;
- 更低延迟与更高稳定性:相比初代 XeSS-FG,2.1 版本优化了运动矢量处理与帧插值算法;
- 与 Xe2 架构协同优化:为即将发布的 Lunar Lake 处理器和 Xe2 GPU 做好准备。
目前,尚无正式游戏原生支持 XeSS 2.1。但鉴于 XeSS 采用开放 SDK 模式,社区已开始探索通过 DLL 文件替换的方式,在现有支持 XeSS 2.0 的游戏中强制启用 2.1 功能。虽然尚未有稳定模改方案公布,但技术上可行。
实测表现:可作为 DLSS FG 的有效替代
我们此前对 XeSS-FG 的测试表明,在原生支持的游戏中(如《杀手 3》《死亡搁浅:导演剪辑版》),其表现可与 DLSS Frame Generation 相媲美:
- 性能提升:平均帧率提升 40%-60%;
- 画质保持:边缘细节与运动流畅度优于早期 FSR FG;
- 延迟控制:配合 Reflex 或 Boost 模式,输入延迟增加可控。
对于没有 RTX 显卡的用户而言,XeSS-FG 正在成为最接近 DLSS FG 的替代方案。
为什么这很重要?
在当前的 PC 游戏生态中,AI 驱动的升采样与帧生成已不再是“可选功能”,而是影响游戏可玩性的关键组件。越来越多的游戏在设计时即依赖这些技术来实现目标分辨率与帧率。
相比之下:
- AMD FSR 4 虽然技术先进,但帧生成功能目前仅限于 RDNA 3+ 架构,且依赖特定硬件单元;
- NVIDIA DLSS FG 仅限 RTX 20 系列及以上;
- XeSS 2.1 成为目前硬件门槛最低、兼容性最广的帧生成方案之一。
对于拥有 RX 6000 或 RTX 30 系列显卡的玩家,如果游戏支持 XeSS,现在有了一个画质更优、兼容性更强的选择。
挑战仍在:生态支持是关键
尽管技术开放,XeSS 的普及仍面临最大障碍:游戏开发者采纳率低。
截至目前,支持 XeSS 的游戏数量远少于 DLSS 和 FSR。英特尔需要通过更积极的开发者合作、更好的工具链支持和性能证明,来推动 XeSS 2.1 的集成。
但此次 SDK 更新释放出明确信号:英特尔不打算将 XeSS 作为封闭护城河,而是希望它成为一个开放、通用、高质量的行业标准。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