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与高通合作推进的“安卓PC”项目正逐步显现轮廓,但首批设备的硬件配置可能远低于市场预期。
据韩国分析师“Jukan”在X平台披露,高通已向安卓 16 的私有代码库提交了支持骁龙 X 和骁龙 X Elite 芯片的底层驱动代码。这些芯片的代号为 “purwa”,是高通于2023年推出的首批专为 Windows on Arm 设计的高性能 SoC。
这一提交表明,安卓 16 将首次具备在骁龙 X 系列芯片上运行的能力。尽管该平台原为 Windows 设备打造,但谷歌正尝试将其作为安卓PC的起步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高通已推出下一代芯片——代号“mahua”的低功耗版本,以及性能更强的“骁龙X2”系列,后者旨在与苹果M4 Pro竞争。然而,目前并无证据显示安卓 16 将支持这些新架构。

这意味着,谷歌首款安卓PC或将基于两年前的芯片平台发布。
为何选择骁龙X?
高通的骁龙 X 和 X Elite 芯片已在多款 Windows on Arm 笔记本中落地,具备完整的 x86 仿真能力、AI 引擎和长续航特性。它们是目前最成熟的 Arm PC 解决方案之一。
对谷歌而言,选择这一平台有其现实考量:
- 生态成熟:驱动、固件、电源管理、显示输出等模块已通过 Windows 验证,移植成本低;
- 开发效率:无需等待全新芯片上市,可加速安卓桌面环境的原型验证;
- 兼容性优先:优先确保安卓应用能稳定运行,而非追求极致性能。
但这同样意味着:首代安卓PC不会是性能标杆。
当联想、戴尔、惠普已预告搭载骁龙X2的下一代Windows Arm笔记本,苹果发布M4 Pro芯片的MacBook,谷歌却选择从“上一代”起步,难免引发质疑:这是否只是技术预演,而非真正面向消费者的桌面产品?
安卓PC的真正挑战
谷歌曾表示,其目标是“将移动操作系统转变为真正的桌面计算平台”。但实现这一目标,仅靠“让安卓跑在Arm芯片上”远远不够。
真正的门槛在于:
- 输入体验:键盘、触控板、多窗口管理是否原生支持?
- 应用生态:主流桌面级安卓应用(如WPS、Adobe系列)是否适配?
- 系统整合:文件管理、外设驱动、多屏协同能否媲美Windows或macOS?
目前,安卓 16 的桌面化仍处于早期阶段。高通提交的代码,仅是让系统能启动。真正的用户界面、交互逻辑、多任务处理,尚未公开。
下一步:等待厂商与系统更新
目前,尚无任何厂商官宣安卓PC设备。高通的代码提交,更像是为未来铺路。
但一个关键信号是:谷歌并未选择等待骁龙X2或更先进芯片。这暗示其优先级是“快速验证可行性”,而非“打造旗舰产品”。
若首批安卓PC仅搭载骁龙X,且性能与体验接近当前的Windows Arm笔记本(而非超越),那么它很难吸引主流用户。除非——它能提供独特的安卓桌面体验,比如无缝联动手机、AI增强的移动应用桌面化、或深度整合Google服务。


0条评论